首页 >> 人事新闻 >> 正文

捷报!博士后培养工作再创佳绩

发布时间:2024-07-03 16:37:57 浏览次数:

多个博士后资助项目名列省属高校第一

作者:张荣萍   审稿:黎明艳  来源:人事处

近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印发了2024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下简称“博新计划”)和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B、C档)(以下简称国资计划B、C档)获选结果,公示了博士后科学基金17批特别资助、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5批面上资助等两个项目拟资助人员名单。我校2人入选博新计划、6人入选国资计划(B、C档)、2人入围特别资助公示名单、12人入围面上资助公示名单,“博新计划”和特别资助项目入围人数均为学校设站以来最高,“博新计划”、特别资助项目、面上资助项目等三个项目均居四川省属高校第一。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实行分类分档资助,共分为A、B、C三档。其中,A档为“博新计划”(国家资助计划 A 档)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设立的一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旨在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拔尖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该计划结合国家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遴选一批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专项资助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给予每人每年28万元的博士后日常经费资助,国家资助期为2年,另每人一次性配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科研资助经费8万元。我校作物学流动站、水稻研究所熊佳威和仲昭辉两位博士后(合作导师均为钦鹏教授)获“博新计划”公示,是继2023年学校取得“博新计划”零的突破以来,再次入围“博新计划”公示。据统计,全国农林高校范围中,我校入围公示人数仅次于中国农业大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并列第二。

国资计划B档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8万元C档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2万元。资助期均为2年。作物学、草学流动站各一个入选B档、C档,园艺学流动站一人入选B档,兽医学流动站一人入选C档,学校共计6人入选,入选人数位居省属高校第二,资助金额累计180万元。

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是为激励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增强创新能力,对表现优秀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实施的资助,资助标准为自然科学类18万元,社会科学类15万元。我校作物学流动站、玉米研究所专职博士后王瑶(合作导师卢艳丽教授)和畜牧学流动站、动物科技学院专职博士后邓娟(合作导师李明洲教授)等2人入围第17批特别资助项目公示,入围资助人数为学校设站以来年度资助最高人数。

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是给予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从事自主创新研究的科研启动或补充经费,资助标准为自然科学类8万元,社会科学类5万元。作物学、畜牧学、草学、林学、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等流动站共12人成功入围第75批面上资助公示,资助金额累计87万元。

近年来,学校充分用实用好国家、省、市各级博士后相关政策红利,高度重视提升博士后队伍培养质量,加大各项政策支持力度,每年举办“天府农科博士后论坛”等,大力营造博士后创新创业氛围,博士后优秀人才不断涌现。近三年,博士后招收规模稳步扩大,博士后培养质量显著提升,累计招收博士后180余人,共73人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科研资助项目、15人获省博士后科研特别资助项目,累计资助经费1212万元。

近日,为进一步吸引优秀青年人才、扩大博士后队伍,加强博士后培养质量,学校新修订发布《博士后管理工作办法》(校人发〔2024〕15号),根据培养目标任务、经费来源渠道、评价要素标准等,将专职博士后分为校聘岗、科研创新岗、导师自聘岗。同时,鼓励合作导师及单位对绩效突出的博士后进行叠加奖励。大力支持和鼓励博士后申报各级各类人才计划和科研项目,其中竞争性申报项目按规定可用于生活补助及绩效奖励部分的,学校按规定叠加发放。新管理办法的修订,将为学校博士后队伍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博士后队伍作为学校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也必将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