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省专家服务中心
编者按:王西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专家服务团专家,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马铃薯研究与开发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以马铃薯种薯繁育、薯类贮藏与营养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的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省级项目10余项。在SCI等核心刊物发表文章共90余篇,参与著作编撰6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曾获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获得国家级奖励8项,省级奖励5项。
肩负使命与责任的“土豆王”
马铃薯又名土豆,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除了淀粉含量高,维生素、花青素等有益元素也非常丰富。出生在贫困地区,王西瑶深知农作物的重要性。她与马铃薯的“缘分”始于20多年前:当她从老师胡延玉的手中接过马铃薯研究工作的衣钵时,就感到了肩头的重担与责任。王西瑶说:“越是接触和学习,越是觉得马铃薯是好东西,就越是热爱。”20多年前,各界对马铃薯的研究还不太重视,马铃薯研究队一度是最穷的科研团队,王西瑶曾和一个同事去刨木料垃圾堆,靠捡废弃的木料,自己动手做试验器具。因为热爱,哪怕千难万险,也能安之若素。
热爱与坚持带来了回报,王西瑶团队的马铃薯研究最终探索到独特的创新道路和特色成果。2013年,王西瑶去美国爱达荷大学做马铃薯学术交流访问,介绍了团队研发的马铃薯贮藏控芽保鲜剂,得到美国马铃薯协会等多方的高度好评。
育桃李,无私奉献只为学生成才
作为农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西瑶十分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得知本科生对科研感兴趣,她会尽量安排他们进入实验室,跟着研究生做实验,体验科研的过程。作为导师,她对学生的培养讲求循序渐进,会随时检查学生的实验进度,及时交流讨论并答疑。她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总是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无私地让学生用于创新创业中。当学生具备基本的科研思维和操作能力后,又会引导他们多看文献,学着凝练创新点。当学生们做出一点成绩、能发表文章时,王西瑶总会从文章框架的确定、语法的修改及投稿杂志的选择等方面与学生交流讨论,指导学生把每个细节做到最好。当学生们即将毕业时,她常常鼓励学生将个人发展融入祖国发展、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中去,奉献知识,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王西瑶既是老师,又是亲切的长辈。作为一名事事以学生为先的教师,她总是关心学生,时常叮嘱同学们要劳逸结合、注意身体。对一些提前来实验室学习的同学,她都会为同学们安排好生活问题,同时在科研方面安排高年级研究生对其进行一对一指导。她常对学生说:“我将尽我所能为你们提供更高的平台,希望你们能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同时尽自己最大努力在这个平台得到全方面锻炼。”
助脱贫,奔走在一线的智者
王西瑶多次主动参加四川省人社厅等部门组织的专家智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每年都有三四个月时间奔走在扶贫一线,把最新的马铃薯知识技术和特色品种传播到贫困地区,成为脱贫的利器,中国组织人事报、四川日报、四川人社等媒体多次予以报道。
王西瑶带领川农大马铃薯研究团队,与四川省马铃薯研究专家团队一起,以10年创新集成的“四川及周边特困山区马铃薯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成果,解决了特困山区种薯活力低、栽培措施落后、产值效益低等问题。同时,创新了以种薯活力为核心的贮运调控技术、以良种良法配套为核心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冷冻薯泥为主的加工关键新工艺,在特困山区的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推广,实现了增产增收,推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和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马铃薯项目在技术、品种、产品、知识产权等多方面取得喜人的成绩,累计在四川特困山区建成示范基地98个,技术培训2.5万人次,近五年累计推广1975.6万亩,新增鲜薯1043.12万吨,新增利润125.17亿元,助力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效益。
王西瑶不仅身体力行地投入脱贫攻坚战,而且将贫困山区作为自己培养人才的基地,培养“既有国际国内业界认可的科研成果,也能沉到田间地里”“顶天立地”的人才。参与课题的学生们,从最初的害怕下基层转变为主动请缨参与扶贫,深入布拖县、昭觉县、甘洛县、美姑县、喜德县等深度贫困县,10余名学生常年驻扎扶贫一线,累计工作1000余天,把知识的甘霖撒向四川贫困地区,有力地支持了当地脱贫攻坚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