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正文

我校又一团队获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发布时间:2023-09-05 10:39:59 浏览次数:

作者:尚永胜 审稿:侯永翠 来源:人事处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我校由吴德校长领衔的畜牧学教师团队成功入围,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和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以教师团队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持续向黄大年同志学习。在部委院校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遴选推荐、专家评审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全国共199个团队入围,这是继2019年我校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以来,第二次获此殊荣。 

  吴德领衔的畜牧学教师团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胸怀“国之大者”,数十年如一日躬耕立德树人、强农兴农一线,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依托国家重点学科,为畜禽种业振兴,为端好“肉盘子”,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团队弘扬高尚师德,厚植家国情怀,至诚报国表率作用突出,所在组织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成员获评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国家级荣誉称号17人次,获评四川省师德楷模等部省级荣誉称号8人次。

  团队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依托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创新课程思政体系,吴德教授带头讲述“大国三农”课程,瞄准人才培养关键问题,强力推进产教融合模式创新,团队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四川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校企共建博士工作站被教育部收录为人才培养产学研模式的典型案例。主编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3门课程获批国家一流课程。1人获评国家教学名师、2人获评四川省教学名师。

  团队牢牢扛起护卫国家粮食安全、守护老百姓“肉盘子”的使命,围绕畜牧业面临的优质种质资源缺乏、营养及饲养管理技术落后等重大“卡脖子”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团队构建了西南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技术体系,育成天府肉猪、天府黑猪、鸡鹅鸭等“天府”系列国审品种9个。在《Nature Genetics》《Cell Research》等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先后获得104项国家项目,35项国家基金(其中杰青1项、重点2项、联合基金4项)。团队成员近五年主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

  团队坚持顶天立地做科研,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成果到三农一线,以校地(企)共建博士工作站、研究中心和产业研究院、科创农庄等平台,组建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队、科技特派员团队,以横向合作、成果转化、揭榜挂帅等形式催生服务活力,以科普、专家咨询、入驻企业等多种方式推动成果转化,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擦亮“川猪”“川牛羊”“川鱼”等川字号品牌。团队80%以上的成果得以推广转化,建立33个校外基地,共建46个研究中心、教授工作站、产业研究院。

团队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构建团队条贯式“引培育”模式,培育“雁阵”梯队。吴德教授以自身从猪场工作人员成长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生动经历,勉励团队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坚守和定力,弘扬奋力拼搏、只争朝夕的“拼”字精神,形成“头雁先飞,群雁齐追”的良好态势。团队先后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和四川省创新团队,已培育院士候选人2人、长江学者4人、国家杰青1人、国家优青2人,形成了一支年龄与职称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教学科研全面发展的团队。

  畜牧学教师团队获批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是我校2023年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标志性成果。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和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积极组织培育更多黄大年式教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