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正文

深化人才评价改革,强化品德、能力和业绩导向

发布时间:2022-09-24 10:56:12 浏览次数:

——《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解读 

作者:张荣萍    审稿:侯永翠   来源:人事处

9月2122日,副校长刘登才率人事处,在三校区开展新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政策解读会。因疫情防控要求,解读会以线上线下形式进行,近100位教师线下参会,500余位教师线上参会。

刘登才指出,近两年,中共中央、人社部、教育部和省人社厅等上级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评价改革的相关政策与规定,中央省委和学校都相继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学校也出台了《关于新时代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意见》《人才引育十二条举措》等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系列意见,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和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确立“1515 人才工程”建设目标,人才强校的号角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嘹亮。职称文件的修订是落实学校人才工作会和人才优先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对标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评价改革要求,克服“五唯”倾向,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进一步强化分类评价,优化评审标准,规范评审程序,要充分发挥职称评审在人才评价、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中的杠杆和导向作用。

刘登才勉励一线教师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四个面向”,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师德师风,静心人才培养,潜心科学研究,热心社会服务,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应国家之所需,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主责主业和最高追求。

人事处就新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修订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逐条详细的领学和解读,并与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和探讨,修订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和公共服务。学校历来高度重视为人师表的基本准则,对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基本条件特别新增公共服务,要求广大教师实质性参与主责主业以外、以奉献为主的公益性、公共性、突击性工作,实现个人、团队、单位、学校共同发展、共赢未来。

二是拓宽晋升通道。充分考虑校区、学科、专业发展特点和实际,落实分类分层评价机制,将职称晋升分为常规通道和破格通道。常规通道设置8种类型,破格通道设置3种类型,老师们在申报时根据自身业绩和岗位能力可以选择申报任意通道任意类型。破格通道中的直聘和青年专项为新增类型,可不受单位推荐指标、不受任职年限、不受资历职级等限制,旨在激励高水平标志性成果。

三是优化评审程序。实行单位评审委员会、专业评审委员会、学校评审委员会三级评审机制,外加同行专家评议,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卡壳”,均将被宣布出局,只有切实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优势,方有可能赢得最后。

四是优化申报条件。新增了各类型的岗位能力要求,以实现“目标”与“指标”的衔接统一、齐头并进。根据不同类型教师的主责主业,每个通道的每个类型的业绩要求均设置了多个选项条件,并根据学科差异,常规通道的教学型和教学科研型,分设自然科学类和人文艺体类业绩要求。教学型的教师,尽可只管潜心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可不用主持科研项目、不用发表科研论文。总体而言,在2020版的职称文件基础上,常规通道的业绩要求予以了适当放宽,充分考虑累计奉献和学科专业的差异;破格通道业绩要求予以适当提高,重在激励突出贡献和高水平高质量。

五是优化评审指标。学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职数日益紧张,越来越成为制约教师个人晋升和学校发展的瓶颈之一,但学校依然直面压力,坚持投放高位数的高级职称聘任岗位,最大限度维护和保障广大教师的利益与发展。常规通道的教学型、教学科研型和科研型每年40个指标,常规通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广型、实验技术及辅助系列每年共计10个指标,破格通道的直聘不限指标,青年专项每年5个指标,单列评审每年15个指标。

六是优化业绩认定。单列附件,详细解释、规范说明各项业绩条件的认定,以求更加科学、合理和人性化。比如,对论文进行分级和赋值,按指数核定,切实鼓励教师发表高质量高水平论文,同时对高质量论文的共同第一或通讯作者予以适度认可;因师资队伍规模的逐步壮大,适度降低本科课堂教学工作量要求;对于经学校同意的出国访学、在外进修、借调挂职等,以及女教师休产假期间的教学工作量和指导学生人数,可按实际批准时间相应比例予以减少;新进教师首次申报高级职称,入职前的业绩予以适度认可等等。

七是新增特聘通道。自《人才引育激励十二条举措》出台以来,已有13位教师特聘高级职称,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9人。在此基础上,对常规通道的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型、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破格通道的青年专项、单列评审等六种类型,新增学校评审委员会评审差额人员,再通过认定性评审的,可特聘相应高级职称,聘期3年。特聘教师在特聘期内取得突出业绩,在满足常规通道基本条件和业绩要求的基础上,当年申报高级职称可不占单位推荐名额。

纵观本轮职称文件修订工作,具有“四个最”的特点:

一是最受关注。职称晋升关切教职工切身利益和职业生涯发展,关切教学科研单位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关切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学校、各中层单位、一线教师均广泛关注。

二是最受学校重视。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深度参与,全面把控,反复论证、斟酌和考量,党委常委会两次专题审议,党委全委会专题审定,开学中层干部大会上安排解读,在三校区面向一线教师进行解读和答疑,自始至终均不敢有丝毫懈怠。

三是最广泛的借鉴。各高校近两年都在频繁地调整优化人才评价政策,学校全面调研和分析研判了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省内外20多所高校近两年出台的职称文件和工作实践,并结合学校实际予以修订和调整。

四是最广泛的征求意见。精准掌握学校自身发展需要,在学校人才工会召开前后以及职称文件修订前后,通过座谈、调研等各种途径全面收集教学科研单位负责人及一线教师意见建议200多条,并进行了充分的研判和吸纳。

自职称评审权下放以来,学校持续以高教领域“放管服”改革精神为支撑,着重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不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分类评价体系,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坚持德才兼备,坚持“四个面向”,坚持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导向,克服“五唯”顽瘴痼疾,构建具有学科特色、专业特点、岗位特征等分类分层评价指标和代表作、贡献度、发展潜力的多元综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评价与“双一流”建设、本科教学评估、学科评估等政策联动,进一步激发教师内生动力与创新活力,为推进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建设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