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龙泓宇 王洪 审稿:江英飒 来源:宣传统战部 教师工作部
4月20日,由省科协联合教育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农村厅、中科院成都分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致敬“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活动,致敬代表人选名单正式出炉。120名在川工作过的科学家入选。其中,院士代表人选99人,我校周开达、荣廷昭两位院士名列其中;除院士外的代表人选21人,我校杨凤、杨开渠、杨允奎、颜济4位教授入选。
我校共计6位科学家入选,入选人数为省属高校第一;在川高校第二,仅次于川大。这是百年川农大的红色基因和红色传统代代相传的充分体现,折射出学校始终聚焦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所期所盼,为四川科技发展、农业发展所做出的巨大奉献与贡献,彰显了社会各界对学校的高度肯定与认可。
据悉,为更好遴选出此次拟致敬的科学家,今年年初,省科协联合教育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农村厅、中科院成都分院等单位先后制发了《关于举办致敬“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活动的通知》《拟致敬的“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代表人选遴选原则及办法》等,同时,省科协还牵头成立了活动组委会、专家委员会、四川省科技史课题研究组。
此外,本次遴选活动的评委包括了李言荣、荣廷昭、魏于全、石碧、翟婉明、邓建军、罗先刚等院士在内的26名专家评委,也囊括了6位社会相关评委,兼顾了专业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而在遴选方式上也做了创新,采取两轮审议投票和专家委员会主任(院士)会议审议的方式。
根据省科协安排,这120位科学家的个人简介、成果贡献等将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在线上线下展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后,将举办致敬“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礼赞盛典活动,集中宣传科学家的卓越贡献,传播科学家的奋斗精神、创造精神和爱党爱国精神,在全社会掀起尊崇科学、追星科学家的热潮。
致敬前辈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提前来重温我校6位入选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在领略他们的为人、教学和科研风采中感受 “川农大精神”的薪火相传,汲取更强劲的精神力量,阔步迈向“十四五”新征程。
周开达:一生躬耕为苍生
周开达(1933-2013),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著名水稻育种专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被誉为西南杂交稻之父。他一生致力于农业教育和杂交水稻研究事业,为中国杂交水稻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1933年,周开达出生在重庆市江津县先锋乡晓堂村。在动荡的岁月中成长起来,他的童年和饥饿形影相随。顿顿大口吃白米饭是少年周开达最奢侈的梦想。就是在这样艰苦的岁月里,“远离饥饿,让大家都能吃上白米饭”成为周开达的内心深处的信念,也成为他日后从事水稻育种研究的目标。
经过多年的研究,周开达院士在杂交稻育种理论和方法及应用方面作出了重大突破与贡献。他首创了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技术和方法,培育出系列冈、D型杂交稻新品种;在国内率先提出“利用生态育种法选育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解决了四川及长江上游地区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的难题;通过大量实践研究提出亚种间重穗型水稻育种的新理论和方法,育成系列重穗型超级杂交稻新品种,育种思路已被水稻界广泛接受和应用,成为指导西南及杂交中稻区水稻超高产育种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探索水稻无融合生殖固定杂种优势的新方法,发掘出大量的特异种质资源,其中的“基因型早代稳定”,特异基因资源成为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的关键资源,为提高育种效率和籼粳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重要基础。1988年,周开达教授获国家发明一等奖,成为四川省首个该奖项获得者。
光是育种远远不够,他深知把新种推广出去,才能实实在在给农民带来效益。为加速杂交稻产业化进程,建立卓有成效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他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民间科研成果推广组织“四川冈、D型杂交稻协作组”,跨15省市、100多个单位参加,为冈、D型杂交稻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推广3亿余亩,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1999年11月周开达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开达院士不仅实现了自己年少时候的梦想,让大家吃上了白米饭,更助力国家把粮食安全的饭碗牢牢地攥在了我们自己手里。
荣廷昭:情系三农的老党员
荣廷昭,1936年1月出生于重庆璧山,中国工程院院士,玉米遗传育种学专家,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开拓者与奠基人,一位在党68年,任教65年,至今仍奋斗在农业教育科研第一线的老党员。
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不忘党的教育培养,一心一意为农业教育和农村振兴服务,在他所从事的玉米遗传育种教学科研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曾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作为第二获奖人获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科技成果推广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还荣获四川省首届创新人才奖、第二届科技杰出贡献奖。建党八十周年时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
从小饱受生活艰辛的他深知农民的困难和粮食对于农民的重大意义,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多收获点粮食。1953年在党和政府的培养下,17岁的荣廷昭从江津园艺学校毕业,就在等待分配工作之际被选送报考大学,顺利考入了四川大学农学院。在校学习期间,他立志要为农业服务、为农民服务一辈子。当时在我国,尤其是四川地区的玉米产量极低,农家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品种,农民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种植,却收获甚微。荣廷昭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培育出自己的优良品种。
1957年,荣廷昭毕业后留校任教,师从杨允奎教授和李实贲教授,积极投身于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即便在文革特殊时期,面对育种材料完全丢失殆尽,没有实验田,也没有科研经费的困境,他也始终坚持科研工作。
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他将数量遗传研究与玉米育种实践相结合,创造了数量遗传研究和群体改良与自交系和杂交种选育同步进行的玉米育种新方法,开创了热带种质在温带玉米育种中应用的新途径,提出了“育种用群体”的概念和合成“育种用群体”的方法。育成了集高配合力、高产、高抗多种病害于一体的玉米新自交系30余个,选育了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玉米杂交种40余个,累计推广逾亿亩,新增玉米40多亿公斤。就在常规玉米势头高歌猛进的时候,荣廷昭以超前的眼光意识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南地区农业生态特点及畜牧业发展的不断推进,甜糯玉米需求势必日益增强。他立即组织团队开展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选育和玉米近缘属种间远缘杂交,以利用营养体杂种优势为主选育出新型饲草玉米新品种,开辟了玉米育种新方向。
目前,已85岁高龄的荣廷昭仍奋战在科研一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老迈之躯竭尽全力,与同志们一道为兴农富农强农奋战到底。”
杨凤:一寸赤心惟报国
杨凤(1920-2015),云南丽江人,先后担任四川大学农学院牧医系教研室主任,四川农学院副院长、院长,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名誉校长,动物营养研究所所长,中国动物营养学会会长和名誉会长等职。杨凤教授毕生致力于动物营养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立志于振兴中国的养殖业,为我国的养猪业和饲料工业的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主持国家和省级重大课题11项。在国内首先提出用消化能作为能值评定体系,主持制定了四川猪的营养需要和中国南方猪饲养标准,共同主持制定了全国猪的饲养标准,在动物微量元素营养研究和中国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杨凤为国立志,最初选择的是化工专业,但当他看到当时国内落后的养殖业与国外先进的养殖技术的巨大差距时,便怀揣着一颗赤诚爱国之心转学养殖。1941年起,杨凤先后在云南昆明西南联大、美国艾奥瓦州州立农工学院(现依阿华州立大学)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51年,就在杨凤即将获得动物营养学博士学位的时候,周恩来总理欢迎中国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讲话传到美国,在留学生中激起极大反响。杨凤受到感召后向校方提出了回国的要求。导师劝他留在美国,但他毅然放弃了在美国即将获得的博士学位和优厚生活条件回国工作,在四川农业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不论历史时代如何,杨凤教授始终胸怀献身教育之志,数十年如一日地潜心立德树人,育人塑才,为人师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所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点更是在1987年全国动物营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学位授予质量检查评估中获总分第一,次年在全国畜牧学科类各专业博士点评审中也获总分第一,1989、2001、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其研究生教育成果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优秀奖,主编的全国统编教材《动物营养学》获农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被列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获首届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
杨凤同志一生以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带领和团结广大教职工艰苦奋斗、拼搏奉献,为川农大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始终以兴农报国为己任,是潜心科研、服务"三农"的模范和榜样。他呕心沥血,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甘为人梯,表现了高尚的师德精神和学者风范。他堪称“川农大精神”的铸就者、传承者、弘扬者和实践者。
杨开渠: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杨开渠(1902-1962),川大农学院(我校前身)迁雅独立建院后的首任院长,是“川农大精神”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也是新中国第一代杰出的农业教育家和水稻专家。他毕生致力于高等农业教育和水稻科研事业,最早在长江流域倡导种植双季稻,解决了连作晚稻的品种和栽培技术问题;他是世界上最早开启再生稻研究,并在生产上推广;分蘖研究填补了稻作科学的空白,提供了合理利用水稻分蘖的基础理论,为发展我国水稻生产做出了贡献。
杨开渠曾加入报国工业会等爱国组织,并于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杨开渠赴日留学,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农实科,弃工从农,立志以农强国,追求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九一八事变”后,杨开渠放弃日本导师提供的教职,毅然回到祖国从事科教工作,并多次公开发表文章,构设抵日之道,彰显出一片拳拳忧国之心。
抗战期间,杨开渠主持的稻作室及杨允奎教授主持的四川农业改进所等农业科研机构对粮食增产的研究,强有力地支持了四川抗战时期的粮草输出供应,对全国抗战胜利贡献巨大。杨开渠更是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发表长达两万多字的《民族复兴最后的根据地:四川省目前的稻作增收计划书》一文,提出并亲自开展对四川省农业生产条件的细致调查,通过种植双季稻、采取干田直播法、选育旱稻品种等系统举措,全面促进四川粮食增产,以此巩固抗日大后方。情况最危急时,杨开渠还大力推行再生稻种植,并专门编写了《再生稻浅说》供农民群体普及推广使用。他本人也因此被农业史学界视作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再生稻,并且是研究得最全面和最深入的科学家。尔后,他还育成了优良品种“川大洋尖”“川大白节子”“川大白脚粘”等水稻良种,均在四川省推广后增产明显,受到一致好评。
1956年,我校独立迁雅建院后,杨开渠担任四川农学院第一任院长,在繁重的行政工作中,杨开渠仍坚持教学,继续水稻科学研究。他积极策划建立山地大业研究所,组织教师到二郎山、宝兴山等地考察。1957年,杨开渠被聘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61年底被选为中国作物学会第一副理事长。他还先后被选为四川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四川省政协常务委员、全国政协特邀委员、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四川省科协副主席等职。作为有贡献的科学家代表,1957年他曾应邀列席了毛泽东主席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
杨允奎:兴农纾国难求存中华民族于一脉
杨允奎(1902-1970),四川农学院第二任院长,农业教育家和作物遗传育种学家,是我国作物数量遗传学科的拓荒者,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玉米杂交种的开拓者。他倡导数量遗传学在作物育种上应用,并提出简化双列杂交配合力估算方法。执教30载,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人才。
1921年,品学兼优的杨允奎考上北京清华学堂留美预备部(即今天的清华大学),7年后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农学系留学。在1932年获得博士学位后,杨允奎婉拒导师挽留,怀着报国兴农之志回到祖国。
1935年,杨允奎返回家乡四川,任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教授,曾先后教授过作物育种学、田间技术、遗传学、生物统计等课程。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杨允奎发表了《讨论抗战开始四川粮食之筹划》一文,对如何提高四川粮食产量以应对时艰进行了探讨。
除了发文筹划抗战时期的四川粮食而外,杨允奎还在创办四川稻麦试验场后,着手进行大规模四川粮食作物地方品种资源普查。杨允奎于1949年,在美国《农艺学》杂志上发表关于杂交优势利用的研究报告,在国际上获得很高评价。此外,杨允奎还利用他与美国农业部蒙里森教授以及他在美国的同窗好友、美国副总统华莱士的关系,得到了美国优良的玉米种质资源,将其引入四川与当地玉米品种进行杂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至1945年,杨允奎及同事先后培养出多个优良组合,增产幅度在10-25%。玉米的大幅增产,为当时的四川抗战粮食输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除了对四川玉米研究之外,杨允奎还曾主持了“特用小麦之育种研究”。他用美国引进的玉皮麦为亲本与地方品种及外来品种杂交,先后选育出“川大64”“川大101”“川大102”等优良小麦品种,有力地缓解川省小麦的抗倒伏、抗条锈等病状,大大增加了川省小麦的产量,其卓越成就很为农业界瞩目。
新中国成立后,杨允奎受到党和政府重用,先后被委任为四川省农业实验所所长、省农业厅厅长、四川农学院院长等职,集四川农业领域的行政、科研和教育重担于一身。195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杨允奎特别注意党的科学技术政策,撰写许多科技论文引领四川农业生产,为四川大面积推广玉米杂交种开辟道路。
颜济:从飞行员到小麦育种专家,只为祖国需要
颜济(1924-2021),四川成都人,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科首位博士导师,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首任所长,国家杰出高级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颜济教授我国杰出的小麦育种专家,他一生勤于治学,潜精研思,在细胞遗传理论和小麦育种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获得了重大成果,为小麦族种质资源研究和四川小麦品种选育和粮食生产、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杰出贡献。
1942年,颜济考入华西协和大学牙医学院,如果不出意外,他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牙科医生。但动荡时期,个人的命运也跌宕起伏。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铁蹄,颜济暂时放下当医生的念头,投笔从戎,考进空军军校,成为一名飞行员。抗战胜利后,年轻的飞行员重返校园。
这一次,他选择了华西协和大学农学系。自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从事发育形态和发育遗传基础研究以来,颜济教授提出四川小麦育种与资源建设的“三级跳”目标。选育的“雅安早”“大头黄”“竹叶青”等“62型”品种,使四川自己选育的小麦品种与当时意大利品种水平相当,打破当时意大利品种一统天下的局面,把当时的小麦亩产由150-200公斤提高到250-300公斤,使四川小麦生产上了一个台阶。选育的“繁六”及姊妹系具有高产、抗病、早熟、矮秆等优良特性,满足了多熟制要求,改变了四川麦区的耕作制,它具有13个条锈菌小种、20个生理型的抗性基因,使其20年保持抗性不衰,成为世界上一个能长期抗条锈、大面积栽培的典范品种,在育种上被广泛应用并衍生了一大批良种。“繁六”及其衍生品种把四川小麦产量由250-300公斤提高到350-400公斤,使四川小麦生产又上了一个台阶。“小麦高产抗锈的优良种质资源繁六及姊妹系”荣获1990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他对小麦族种质资源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小麦族种质资源研究”项目获得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通过该项目,收集和保存小麦族21属193种35变种6000余份材料,建立了小麦族种质资源库和小麦族植物标本室,建立了小麦族新属2个Kengyilia和Douglasdeweya;发表新种10个,新组合17个,新分布6个,新细胞型10个;首次报道小麦族40个物种的染色体数目,25个物种的核型,14个物种的染色体组组成;发现和定位出控制重要育种目标的新基因21个,命名的新基因4个;创制了一批特异小麦新材料。
颜济花费近20年主编出版了《小麦族生物系统学》专著,是当今全世界唯一的全面总结小麦族生物系统学研究成果的专著。订正了Áskell Löve创立的以染色体组为基础的小麦族系统。2017年出版的《高等植物器官结构的构成》一书,更为作物株型设计育种提供了思路。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颜济教授承担了大量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生课程教学任务,指导和培养了博士和硕士20多名,其中在四川工作的6人全部成为了本领域的学术技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