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惠 来源:宣传统战部
“我是一个普通人,只是做了一件自己非常热爱的平凡事。我最大的爱好就是下农田、看玉米,看到自己培养的品种能够给农民增收,内心就充满了喜悦。”
一段朴实而真挚的话语,道出了荣廷昭数十年如一日奋战一线的精神动力。
铮铮誓言立初心
1936年1月,荣廷昭出生于重庆璧山一农户家庭,因一岁丧父,家境极为贫寒。从小饱受生活艰辛的他深知农民的艰辛和粮食对于农民的重大意义,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多收获点粮食。
1953年在党和政府的培养下,17岁的荣廷昭从江津园艺学校毕业,就在等待分配工作之际被选送报考大学考入了四川大学农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前身)。在校学习期间,他就立志要为农业服务、为农民服务一辈子。
1957年,品学兼优的荣廷昭毕业被选拔留校任教,先跟李实贲教授做遗传育种学和生物统计学助教,后随玉米专家杨允奎教授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从此与玉米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在我国,尤其是四川地区的玉米产量极低,农家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品种,农民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种植,却收获甚微。荣廷昭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培育出自己的优良品种。
脚踏实地干实事
即使在文化大革命那种特殊时期,条件稍一允许,就又投入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并为农民开办玉米杂交育种训练班,坚持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后来,荣廷昭受到较大冲击,一度被迫停止了教学科研工作,直到1980年才正式恢复工作。在这场浩劫中,他的育种材料完全丧失殆尽,没有实验田,也没有科研经费,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这种情况下,荣廷昭找到了当时农学系的副主任李实贲教授,表达了想要继续进行玉米育种研究的愿望,当即得到了李实贲教授的肯定和支持。他说:“你们要出来工作很好,我就怕你们受点挫折就一蹶不振。”并从自己承担的一个农业部课题中拿出一些经费给他们进行研究。
很多年之后,每每提到李实贲教授在那种情况下支持他搞科研,荣廷昭都感慨万千,甚至泪流满面。
有了这笔钱作为启动经费,荣廷昭和他一道工作的几位老师卯足了劲,加班加点地进行工作。搞玉米育种可以说是作物育种中最辛苦的,因为它的育种关键时期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盛夏,授粉时还必须在露水全干的情况下进行,大多数都时近骄阳似火的中午在高过人头、密不透风、热得像蒸笼的玉米林中穿来穿去,玉米叶片像刀片一样在身上刮出一道道口子,加上浑身汗水,令人疼痛难忍,但荣廷昭他们却乐此不疲。
为缩短育种周期,四川的玉米收获了,荣廷昭他们先后又赶紧到海南、广西、云南再种一季,一年到头不得闲。他时常对学生说:“搞玉米育种的,就得经历苦和累的磨炼”。经过几年艰苦奋斗,他们便在玉米育种上取得较好的成绩,先后选育了川单8号、川农三交2号、川单9号以及后来的川单10号、11号、12号、13号、14号等“川单系列”新品种,并荣获了诸多国家及省级大奖。
科研成果能不能转换为生产力,关键还是看它的应用。为了推广新品种,保证亲本繁殖、制种纯度与高产,荣廷昭他们对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一抓到底,严肃认真,绝不苟且。
然而在推广初期,也并不顺利。由于当时四川的玉米种子基本上都是从北方调入,不仅种子公司不愿意进本地种子,就是免费送给农民有时也不愿意种。荣廷昭知道,农民是被贫困吓坏了,他们不敢用新品种去冒险。为此,荣廷昭带领同事搞起了示范田,让事实说话。由于他们选育的玉米种无论是产量和抗逆性比外面调来的好,一下子成了农民的抢手货。
高瞻远瞩促科研
荣廷昭专注于玉米遗传育种研究,不仅仅局限于脚踏实地、身体力行,还在于他以极具发展性的视野抓住时机,抢占科学研究的制高点进行战略布局,使学校的玉米研究赶超全国先进水平。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生物技术才开始兴起,在这之前,玉米研究所只是做一些性状表现的遗传研究,基本未涉及分子生物技术领域,荣廷昭敏锐意识到生物技术将会给今后的作物遗传育种研究带来革命性的冲击和发展,他大力引进人才,支持玉米所的年轻人从事玉米分子生物学研究。当时CIMMYT(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和亚洲开发银行共同筹备基金来开展亚洲生物技术协作网研究,当他知道该项目在中国西南地区寻找合作伙伴之后便积极争取,最后我校玉米研究所争取到了亚洲生物技术协作网在西南地区的研究项目,之后着手建设了我校首个作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玉米研究所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不仅赶上全国研究步伐,且处于比较先进的地位。
上世纪九十年代,面对国家日渐成熟的人造卫星返回技术,荣廷昭又敏锐意识到可利用太空特殊环境创造玉米遗传变异,就筛选特异种质搭载我国返回式卫星,从此开始了太空育种研究,是我国最早进行玉米太空育种的少数几个科研单位。
就在普通粒用型玉米育种高歌猛进的时候,荣廷昭以超前的眼光意识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甜糯玉米需求势必日益增强。”于是,他组织玉米研究所部分同志开展甜糯玉米研究。截至2018年,玉米研究所选育审定了15个甜糯玉米新品种,其中包括产量高品质好的甜玉米品种“荣玉甜1号”,该品种于2012年通过国家审定,是西南地区第一个通过国家级审定的甜玉米新品种;“荣玉糯9号”于2015年通过国家审定。
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60多年,荣廷昭结合西南实际对传统育种方法进行了改良。此外,为解决在南方发展草食性畜牧业所面临的粗饲料短缺矛盾,他组织一批年轻同志新开辟了利用植物营养体杂种优势培育饲草玉米育种的新方向,现已选育出经过四川省或国家审定的一批玉草型或其它饲草型新品种,具有生长繁茂、抗逆能力强,有的还具有多年生耐刈割的特点,很好地与保持水土与农村环境治理相结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甘为人梯育桃李
在荣廷昭看来,“玉米研究所能否不断发展,关键是后继有人,我要尽力把你们推到前台。”所以多年来,他不断将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推到科研第一线,自己则甘居幕后。
玉米研究所成立至今,获得的成果越来越多,获奖档次也越来越高,但很多次,报奖时他该排第一,他都主动让给其他年轻同志,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今天做这些,不是为我自己,而是为了玉米所的发展,为了我国玉米研究的持续发展。”
玉米研究所在以荣廷昭为中心,形成的一个有分工又合作的团队努力下,取得了不少成绩。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玉米研究所参加了3项“973计划”、3项“863计划”、2项国家支持计划,主持了1项国家支持计划、1项国家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培育重大课题、1项国家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培育重点课题,参加了2项重大课题。近10年来,玉米研究所每年都成功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础研究水平大幅提高。
有一位全国玉米遗传育种知名专家和前辈曾评说:“在全国玉米遗传育种的单位中,能够像四川农业大学一样,形成一个团队,是一个整体,全国也不多见,这可能也是玉米所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荣廷昭院士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平等、自由、宽容、竞争的团队文化下,玉米研究所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而这与荣廷昭倡导的团队文化与大力支撑、培养年轻人息息相关。
玉米所的年轻人也感到很庆幸,荣廷昭不仅是他们事业的导师,同时也是人生的导师。“如果说每一个人是一本书,那么荣教授就是一本经典,你需要慢慢品。每翻开一页,你对人生都有新的感悟。与他谈话,你总感到他在一个高度上引领你向前。”
如今,已83岁高龄的荣廷昭仍然奋战在科研一线,用他的话说,现在日子越过越好,没有任何话语能表达自己的心情,唯有一颗心,就是要以老迈之躯,不忘党恩,牢记使命,竭尽全力,与同志们一道为兴农富农强农奋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