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正文

学校隆重召开新进教师迎春座谈会

发布时间:2016-01-14 00:00:00 浏览次数:

   笑声融融,掌声阵阵,1月13日三校区同时召开的2015年新进教师迎春座谈会为这个寒冬带来暖意。学校党委书记邓良基,校长郑有良,校党委副书记秦自强、庄天慧,副校长张强、朱庆、杨文钰、陈代文、王曙光,副厅级调研员何临春和人事处、校工会、都江堰校区相关负责人等与近120名2015年新进教师共聚一堂,听取心声,寄语奋进,共话美好未来。三校区座谈会分别由朱庆、庄天慧、王曙光主持。
  
  这是学校首次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举行的全体新进教师座谈会,这也是学校继入选双支计划“80后”教师代表座谈会、首届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教师代表座谈会召开以来,对青年教师的又一次聚焦,寄托着学校对新进教师、青年教师满满的希冀和厚望,也折射出学校对大家的重视和关爱。
  
  会上,大家共同观看了《2015:砥砺前行 蓄势勃发》的专题片,进一步了解了一年来学校在各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邓良基寄语青年教师:聚焦学校改革发展,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任务
  
  邓良基向新进教师们致以新春问候,希望通过迎春座谈会凝聚精气神,增添新动力,激发青年教师们投身改革开放的热情,共同建设好川农的未来。
  
  他强调,作为一名川农的教师,大家应当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做到:一是认识新常态,把握好发展的定力和方向,沉下心来,定好目标,用自己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内在动力,去迎接一个又一个新的挑战,新的机遇;二是要聚焦学校改革发展,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多浏览关注学校的网站,紧跟学校改革发展的走向,根据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和创新点,全身心投入到学校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一流农业大学”的事业当中,落实好“四个全面”在川农大的实践——即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依法治校,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全面建设一流大学;三是要坚持做一名有坚定理想信念、有高尚师德、有精湛的业务能力、有一颗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摒弃自己心中无止境的追求,抛开不切实际的攀比,把正直善良的内心动力外化为实际行动,从热爱自己的工作和职业这一本质出发,发自内心地去爱家庭、爱学生、爱学校、爱国家,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开心、健康、幸福和进步”。
  
  郑有良希望青年教师做到四个“务必”
  
  郑有良在讲话中谈到,学校建设包括方方面面,但首要的任务就是不断优化教职工队伍的结构,学校历来坚持的理念是——事业编制与合同制聘用人员同等重要,离退休的与在职的教职员工同等重要,师资队伍、管理队伍与服务队伍同等重要,教学型、科研型与教学科研型教师,正高级、副高级与初中级职务教师等等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的教职员工都同等重要、不可替代。
  
  他说,“我既关注学校内部管理与服务工作,更关注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但最关注的是学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他认为,大学的优势体现在学科和学术,大学的特色体现在文化和精神。新进教师、青年教师在给学校带来新活力、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等新能量的同时,如何早日从内心深处认同并融入川农大?他表示,增强新进教师、青年教师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获得感已经成为学校空前艰巨的任务。为此他希望新进教师和青年教师务必要了解川农大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历史征程,务必要记住川农大突出的标志性成就,务必要研读川农大的管理制度,务必要珍惜岗位,做好自身定位和发展。
  
  校领导们寄语青年教师找准定位,奋发有为
  
  在都江堰校区,秦自强向新进教师们介绍了学校一校三区的布局结构的推进,和都江堰校区从中专院校到现在的转型发展历程,他强调,要成为真正的川农人,要认识川农的百年历史,认同学校的文化积淀。
  
  与会校领导希望大家无悔自己的选择,结合学校的育人目标,理清工作重点,激发工作干劲,找准自身定位,奋发有为,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说现状:充满感激  谈未来:信心满怀
  
  与会教师涵盖了我校编制内和合同制所有岗位,每一个岗位都是学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位教职工的奋斗和努力都是学校进步和发展的第一要素。教师代表们纷纷发言,放弃外校编制、回校担任教学助理的郑继佳畅谈了自己与川农结下不解之缘的故事,家乡远在东北的孟琦分享了自己来校工作当中的喜怒哀乐,本校毕业的陈洪赞叹了母校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留学归来的王莹感谢了学校对新进教师无微不至的照顾……
  
  “能成为川农的一份子,感觉很自豪。”座谈会上,青年教师不约而同的发出了这个感慨。结合自己的经历,他们细数学校、学院、研究所为自己提供的种种帮助和他们感受到温情。
  
  “感谢学校公开、公正、民主、透明的招聘政策,感谢学校为我提供的科研启动经费、感谢学校提供的安家费和二期公寓、感谢学校的各种激励政策和薪酬分配政策,感谢身处的集体,科研氛围浓厚,同事之间团结友爱,老师们体贴宽容。”小麦所马建的发言引发了共鸣。
  
  “感谢学校的人才引进政策和双支计划,为我们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提供了第一桶金,让我们专心科研有了一定保障。”营养所冯斌第一年获得了学校20万元资助,让科研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发展前景辉煌、管理机制科学、学校文化优秀、工作氛围愉悦”这是资源学院兰婷总结的学校的魅力。
  
  “我们学校是一个有温暖又能传递温暖的大家庭。”经济学院何思妤刚到校就被安排上《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课,一时间感到莫大的压力。学院团队的老师热情伸出援手,悉心指点,让她顺利的胜任了课程教学。
  
  旅游学院会展管理系的林少疆所学专业是企业管理,对于会展管理接触不多,一开始,他对于如何融入学校感到困惑。学院领导察觉后,主动找到他摆谈发展方向,讲诉学院的定位,告诉他如何在学院、学校的特色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一下子就顿悟了。”对于管理、会展的概念更加清晰,把自己摆进了学院的方向,现在虽然很忙很累,但是觉得“有价值有成长”。
  
  在场的新进教师们大多毕业于985高校,从科研能力较强的学生变为授课为主的本科教学工作,转型成了难题,但学校组织的首届教师大规模培训,院系里老教师带新教师的帮扶,QQ群里的经验分享,例会里面的讨论交流,让老师们慢慢度过了转型的难关。“如今,持证上岗,上课不再像之前那么紧张。”
  
  评教工作的细化、对教师严格考勤,选修课程学生掌握主动权等,给新进教师们带来了压力,更带来了动力。“有严的教师才有好的学风。”学校对教师的期盼和标准与教师们自我的要求期望相一致。
  
  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激发了老师们前行的勇气,他们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和自我的成长充满希望。
  
  “学院在年底召开了全员青年教师座谈会,院长和书记和大家一起共同讨论遇到的困难和对未来的规划。处在这样的集体中,有信心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并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农学院任天恒说。
  
  “我的目标就是以最大的热情备好每一次课,站好每一次讲台,潜心科研,潜心育人,成为一名道德修养高尚、教学业务出色、科研水平过硬的四川农大教师。”林学院陈玉竹说。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调整人才引进政策,通过双支计划、青年教师讲课大赛、奖励政策、职称评定等一系列措施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良好的平台,也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储蓄了能量。

\

\

\

\

\

\

\

\

\

\